第(3/3)页 边上还买了几间拿来开药铺。 韩巧带着人出门,她发现那边有远处村子的百姓来卖菜、卖一些家里养的鸡鸭鹅。 有好几间铺子已经开起来。 “看来有人比咱们还早呀。”韩巧笑道。 有两间米铺、还有杂货铺,角落里居然还有一间棺材花圈铺。 就离谱。 一个小镇想要繁荣起来,各种各样的铺子少不了。 “那边还有几间吃食铺子。” 韩巧看过去是包子、馒头、馄饨面条。 还有一家快餐店。 “夫人。” “这样子挺好的,百花齐放才能更繁荣,也让我们更有压力一些。” 不管是快餐店、还是酒楼,就一家算什么? 而且等对面军营的士兵越来越多,这边会更繁荣。 各种吃食,街边小摊子都会有生意。 挺好。 军营那边听蘅毅的意思来参军的人越来越多,尤其是那些有点点本事,又有野心的人,大家都是从零开始,半月后就能有机会升迁,虽然只是代组长、代队长,好歹是希望。 李肇从买下隔壁宅院后,就去军营了,宅子里都是管家在整理。 等到韩巧快餐店开起来,已经是十月初五了。 军营里,第一批代组长已经确定下来。 其中就有李肇,韩大成、韩大勇他们。 而且每天的训练比起之前在韩家更辛苦。 韩巧早时候买的那些男孩子,九成投身军营,其中有十七个成了代组长。 那五百男子,全部去参军,蘅毅为此给他们一些便利,五天可以回家一次,在家住一晚,第二天去军营,再回家住一万晚。 而他们的妻子,韩巧给她们安排了活计,给军营的将士做衣裳,可以赚银子贴补家用,更能落下一点点布头。 布头也可以积少成多,做个小荷包、做点鞋底子、鞋面什么的。 这些韩巧也会让人去收,然后再卖给军营那边。 她们手里也就有了钱,可以买些家里需要的物件。 小镇的铺子基本上没几日就卖光了,就连宅院也被抢购一空。 还有一些正在修建,是要奖励给军营里那些立功的将士。 十一月二十,和承生辰。 蘅毅早早就回来了。 “爹爹。” 和承穿着一身崭新的衣裳,朝蘅毅跑过去。 蘅毅身后还跟着一个人。 那是和泓。 第(3/3)页